曹娥投江寻父的民间传说,在江南民间可谓家喻户晓。晚清闻名画家吴友如(?-约1893年)所绘《二十四孝图》和《后二十四孝图说》里,都收有《曹娥投江寻父尸图》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思想界和文坛上,曹娥投江寻父尸的本领就存在争议,曹娥投江寻父尸图的争议就更大了。
曹娥是一名渔夫的女儿,他们生活在上虞古舜江西岸,在这个小渔村里他们妇女两人很兴奋幸福生在世。曹娥在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亭亭玉立,长的漂亮,并且照旧个十分孝敬的女儿,当然也是会遭来一些人的妒忌。
一年春夏之间,两岸延续大雨,舜江洪水暴涨。江上浊浪滔滔,卷起一个个伟大的漩涡,洪水吞没了滩涂。渔人盼大水又怕大水,涨了大水鱼虾多,但洪水汹涌伤害大。曹娥她爸望着混浊的江水,再也憋不住了,有道是"混水好抓鱼",这是一年一度的渔汛,什么能错过。他理出鱼网,撑出小船,打算出江去捕鱼。曹娥望着满天风云,劝爹不要去。爹说抓鱼日日有伤害,只要警惕就无事。曹娥见爹硬要去,央求爹同去,好歹也有个照应。爹说女儿不识水性,去了给他添麻烦,肯定不让去。
爹去了,曹娥在家不安心,时时盼、刻刻望,只望爹爹平平安安早回家。直到日中太阳过了西,还不见爹爹来吃饭。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,但见江水茫茫,掀起层层恶浪,却不见爹的渔船。曹娥内心不安了,她沿江朝上游走三里,转身又向下流走六里,还没见到爹。太阳快搁山头了,曹娥急得拼命叫:"爹爹,爹爹喂--"喊声招来几个她爹的伙伴,他们个个衣衫湿淋淋,大家见了曹娥都太息,说他们一路在张网,忽然一个大浪,把她爹的小船推进漩涡,让水冲走了。曹娥一听吓出了魂灵,大叫一声"爹爹",拔脚向下流追去。
入夜了,几个渔家叔伯伴着她,频频劝她先回去,说她爹水性好,恐怕已在下流上岸,歇在别人家里,明天肯定帮她找回来。曹娥不见爹,什么肯回去,谁也劝不住。整整一夜,她在江边往返哭叫,没有一个乡亲不为她难受。
第二天村里人给她送来吃的,她不吃。人们陪着她沿江找,找了三天,仍不见她爹。曹娥沿江啼哭,哭了三天,眼泪哭干了。村里人又是劝,又是哄,想劝她回家。曹娥说,不找到爹,死也不回家。她不吃不睡,沿江哭了七日七夜,哭得眼里流出来的都是血。
第八天,曹娥望着江水,忽见一个大浪托起一个黑团,彷佛她爹在跟水搏击。曹娥一陈惊喜,果然爹爹水性好,还在水里游。她要救爹爹,帮他游上来,一声呼喊,纵身朝江水扑去。
"曹娥跳进江水里了--"人们呼天抢地,纷纷奔去抢救。但见江水滚滚,哪里还有曹娥的影子。
"天啊!好人为啥偏要遭这种噩运?"人们热泪满眶,围着江堤怨皇天。
亲不亲,家乡情,村里人不忍心让曹娥父女葬身水底,分头沿江探求他们的遗体。
又过了三天,江面风平浪静,江水清亮通亮,人们却在下流十多里的江面上,看到一股江水在盘旋,隐约约约彷佛有人在游动。人们满怀盼望赶曩昔,果见一男一女,背贴着背,女的反剪双手紧负着男的,本来正是曹娥和她的父亲。曹娥虽然死了,但她却能找回父亲的尸首,把他负到江堤边,人们都说这是她的孝心感动天。后来这个曹娥负父出水的地方就叫贺盘村。
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天,更感动了周围的乡亲,他们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,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边造了庙,塑了她的像,尊她为"孝女娘娘",还把渔村叫做曹娥村,把这条江改名曹娥江。每逢曹娥救父这一日,曹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,各省各府都有来拜曹娥孝女娘娘的,很多人题词送匾歌颂曹娥的孝行。
直到如今,曹娥江不管水急潮猛,江水奔驰咆哮,一到曹娥庙前面,立即变得无声无息,仿佛愧对孝女,暗暗遁去,过了曹娥庙门口,才敢再发出响声,真叫人叹为奇迹。
相关视频内容推荐